主办: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承办: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建设维护单位:四川安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规划设计:宜宾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:0831-6257217
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版权所有蜀ICP备14004109号网监备案号:51150002000721技术支持:安古信息
一、技术概述
针对四川省玉米主产区气候灾害特点,生产上种植密度不足、生产管理粗放、农村劳动力缺乏等现状,宜宾市农业科学院联合农技部门开展技术攻关,研制出玉米宽窄行增密综合调控高产高效种植技术,创新集成了“优良品种、合理密植、密肥耦合、病虫害绿色防控、化学控倒和一喷多促”等综合配套栽培技术,实现增产、节本、增效的目标。
二、品种选择
选择紧凑型、半紧凑型、株高穗位适中且抗病抗倒性强的品种。平坝丘陵区推荐成单716、荣玉丰赞、同玉609、创世90,宜单15、先玉1171、康农玉109、优迪899等;山区推荐川单99、豪单398、正兴9号、成单3601、北玉1521等。
三、种植规格
综合考虑当地气候生态条件、地形地貌、土壤、农机条件等因素,确定玉米种植适宜的宽窄行行距、株距。净作:一般宽行130厘米,窄行50厘米;间套作:一般宽行180厘米,行间可种植3行大豆,窄行40厘米。密度:平坝、低丘区3300~3600株/亩;山区3000~3300株/亩,各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密度。
四、整地和播种
(一)整地
翻耕整地,做到平、松、碎、净标准。前茬收获后及时灭茬秋耕或冬耕,耕深30厘米左右,若前季腾茬晚,应及早同耕同耙,耕深略浅。
(二)播种
1.播种时间和用种量。适时早播,平坝丘陵区3月中旬至4月上旬,山区4月上中旬,若采用育苗移栽可根据气候适当提前。直播每亩2.0~2.5公斤,育苗移栽每亩1.5~2.0公斤。
2.种植方式。直播或育苗移栽。地块较小,坡度较大地块宜采用点播;地势平坦、土壤条件较好的规模地块推荐机播,优先推荐同机播种施肥一体化作业。
五、科学施肥
根据玉米整个生育期需肥量规律,按照“施足底肥、轻施拔节肥、重施穗肥、巧施粒肥”的原则,保证氮肥用量,合理施用磷钾肥,适当补充微量元素,尽量选用玉米专用缓控释肥,提高化肥利用率,亩施玉米专用缓控释肥75公斤左右。整地时以复合肥与有机肥结合作底肥,每亩施复合肥25公斤,旋耕时撒施于土中。采用一次性施肥,播种时以种肥形式穴施或条施全部施入;分次性施肥采用种肥与追肥两段式施肥,种肥亩施玉米专用缓控释肥5~10公斤,追肥亩施玉米专用缓控释肥40~45公斤,在拔节期、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吐丝期3个需肥高峰期施用,按1︰5︰2的比例。
六、化学调控
化控可控制玉米下部茎节长度,促进根系生长,增强抗倒能力。对风大、易发生倒伏的地区和水肥条件较好、生长偏旺的田块采取化控措施。化控最佳时间在玉米6~9叶完全展开时,使用胺鲜酯、乙烯利等生长调节剂,均匀喷洒于上部叶片,不重喷不漏喷,喷药后6小时内如遇雨淋,可在雨后酌情减量再喷1次,喷施时注意控制药剂浓度。
七、病虫防控
病害主要有叶斑类(大斑病、小斑病、灰斑病、白斑病等)、纹枯病、茎腐病、穗腐病等;虫害主要有地老虎、玉米螟、草地贪夜蛾等。以化学防治为主,前期采用氯虫·苯甲酰胺、高效氯氟氰菊酯等高效低毒杀虫剂防治虫害,后期采取“一喷多治”的高效防控策略,选用磷酸二氢钾、芸苔素内酯配施杀虫剂、杀菌剂防控后期虫害及茎腐病、穗粒腐病等。有规模种植地区可推广应用无人机等植保机具,减少农药用量和作业次数,提高综合防控效果。玉米整个生长期可利用智能LED集成波段杀虫灯和性诱器诱杀害虫。
八、杂草防除
采取“封定结合”的杂草防除策略,即采用播后芽前封闭与苗后定向茎叶喷药相结合的方法防除杂草。在播后苗前,用96%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兑水喷雾封闭除草,玉米苗后及时喷施玉米专用除草剂茎叶定向除草,一般在玉米3~5叶期,杂草2~5叶期。在选择茎叶处理除草剂时,要注意选用对临近作物和下茬作物安全性高的除草剂品种。
九、收获
授粉后40~50天左右,玉米籽粒到蜡熟末期,苞叶变白而松软,黑色层明显,籽粒乳线消失,及时收获、晾晒、脱粒、入仓。
十、秸秆还田
玉米收获后将秸秆粉碎并进行旋耕翻埋,促进腐熟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升土壤肥力。
十一、技术咨询
部门:玉米研究所
联系人:黄宁、李志龙
电话:13056652321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